| ENG | 繁體 | 簡體   
<返回
2013-12-09
香港碼頭業內憂外患競爭力下降人才難吸
中新網 2013-12-09

據香港《大公報》報導,貨櫃碼頭曾是香港引以為傲的產業,但近年來,隨著珠三角港口的崛起,加上碼頭缺乏長遠土地規劃,令業界正處於內憂外患。
有見於此,香港貨櫃碼頭商會向特區政府遞交白皮書,希望通過增加躉船泊位、把碼頭多餘的停車場及候車空間轉換成貨櫃堆場等一系列措施,解決長期擁堵的問題,以提升效率。
報導稱,由於內地港口較香港更接近貨源,因而近年香港碼頭已轉做中轉港,處理區內及海外的中轉貨物。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李耀光錶示,作為中轉港,需要更多碼頭用地處理船上貨品,加上大型船越來越多,對碼頭用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。
另外,陸路運輸成本高企,珠三角貨物經躉船來港出口量在過去10年大增三成,導致躉船泊位嚴重不足,高峰期等候時間長達兩天以上。

可增400萬箱處貨能力
李耀光指出,現在碼頭周邊有些地方為貨車停車場,有些為業界短期租用。他希望通過長期租約或出售形式予碼頭持份者,因無人希望大量投資在一些短期租用的地方。他又提出,將這些用地與碼頭整合,成為碼頭的一部分,有助提高效率。
對於該方案的執行,李耀光充滿信心。他認為,港府不能看著碼頭競爭力下降,香港亦不能單靠自由行、金融、地產這些行業。他希望有關方案通過後,可在一兩年間落實。他強調,香港碼頭只要提升了競爭力,就能吸引更多船隻停靠香港。
為提升香港碼頭競爭力,香港貨運碼頭商會與業界各持份者經研究後提出:重整後勤用地,支持葵青貨櫃碼頭髮展;整合現有躉船泊位,開發多三個地方建設躉船泊位;將碼頭多餘的停車場和候車空間轉換成貨櫃堆場。若建議通過,香港碼頭將增加300至400萬箱的處貨能力。

特區政府有誠意解決問題
香港港口發展局上週就此舉行諮詢會,立法會交通航運界議員易志明表示,業內於會上就白皮書達成共識,特區政府亦承諾短期內成立工作小組,認真審視如何幫助業界,找出改善的空間。
他又指出,感受到本屆特區政府關心業界,有誠意為業界解決問題,加上中央“十二五”規劃提出,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航運中心的地位,相信能進一步提升港貨櫃碼頭的競爭力。
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,政府需衡量多方利益,詳細研究後,扮演好規劃土地的角色。他認為,有關方面需提供具體數據支持建議,並需得到社會各界認同。
他續說,目前會員的直接進出口貨物,已有七成半由深圳港處理,若香港碼頭未能改善效率,港或將流失中轉貨。
香港物流商會主席羅煌楓稱,商會歡迎白皮書,有關提議非常好,有助提升碼頭競爭力,爭取更多貨櫃,但政府最終是否支持,或將考慮航運安全。
他認為,事實上,香港有內地巨大的市場及經濟腹地,中國又是世界最大的進出口國,加上香港在自由港、人才、通關效率等方面的優勢,相信只要港府願意接納白皮書建議並加以行動,可望保住香港貨櫃碼頭的競爭力。

物流業競爭力降難吸人才
此外,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李耀光錶示,現在的年輕人不願入行,一定程度反映香港碼頭競爭力下降,“如果是有發展潛力,自然有大批人爭入行。”正因如此,他認為,特區政府更應幫助業界提升競爭力,推動社會向上流動的階梯,減少社會戾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