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ENG | 繁體 | 簡體   
<返回
2023-11-13
從「航運一哥」馬士基大裁員看全球化瓦解
作為「全球貿易風向標」,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(Maersk)11月3日突然宣佈大裁員,引發市場關注。

馬士基表示,預計全年營業利潤將處於區間下限,由於面臨運費下降和需求低迷的負面影響,公司將裁員10000人以降低成本,

目前已完成裁員6000人,未來幾個月將裁員2500人,剩下1000人的裁員計劃將留到2024年。



受此影響,11月3日晚,馬士基在歐洲股市的股價一度暴跌超過18%,截至當日收盤,

跌幅仍超過16%,股價創下三年來的最低點。

據最新財報顯示,馬士基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21.3億美元,略低於市場預估的125.4億美元,

按年大幅下降46.7%。其中,馬士基的航運業務貢獻營收78.97億美元,按年暴跌超56%。

馬士基披露,儘管三季度的貨運量按年上升5%,達到316.6萬FFE(40英尺集裝箱),

但平均運費大幅下降58%,從5046美元/FFE跌至2095美元/FFE。

值得注意的,作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之一,馬士基為沃爾瑪、Nike和聯合利華(Unilever)

等大多數零售商和消費品公司運輸貨物,通常被視為全球貿易的領頭羊,也被稱為「全球貿易晴雨表」。

馬士基最新宣佈大裁員的消息,無疑向市場傳遞了重大負面信號。業內人士表示,

目前全球航運市場供需嚴重失衡,全球經濟依舊受高通脹、高利率、地緣衝突的影響,加上去庫存化進程緩慢,

航運市場仍將面臨較大挑戰。

在航運市場需求低迷的同時,供給方面的過剩也加劇了航運業的不景氣。

隨着多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陸續交付運營,將進一步導致航運供給過剩,運價易跌難漲。



據Alphaliner的市場供需增長預測,今年運力供給將增長8.2%,高於需求增長的1.4%。



值得注意的是,第三季度通常是海運行業的旺季,貨運量和運費都會在這一階段上漲,

但今年的旺季根本沒有形成。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(Vincent Clerc)分析認為:

「需求低迷、運價重回歷史水平以及成本面臨通脹壓力已成為我們行業的新常態。自夏季以來,

我們發現全球大多數航線出現運力過剩問題,導致運價下跌。」

據馬士基三季度報,第三季度馬士基的平均運費下降了58%至2095美元/FFE(40英尺集裝箱),按月也下降了14%。

要指出的是,馬士基面臨的問題並非個案,而是全球航運業的共同趨勢。目前,幾大航運巨頭的日子都不好過。

數據顯示,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(CCFI)均值2023年前三季度按年下降69.54%,2023年第三季度按年下降70.31%。

全球第四大航運公司中遠海控在第三季度也面臨同樣的壓力。在報告期內,中遠海控營收為427.14億元人民幣,

按年下降59.61%,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5.1億元人民幣,按年下降83.07%。

全球第六大航運公司ONE上季度的業績也大幅下滑。2023財年第二季度(2023年7-9月),

其營收按年下降62%至35.49億美元,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按年下降92%至4.96億美元。

以星航運(ZIM)、萬海航運、陽明海運的中期報告也出現過季度虧損。

德路里(Drewry)10月底發布的集裝箱預測報告也預計,預計2023年全球集裝箱航運業息稅前利潤將達到200億美元,

但明年全行業將虧損150億美元。

作為典型的宏觀周期行業,航運業可以說是反映全球經濟景氣變化的最佳觀察窗。

在全球化時代,航運業景氣與否直接反映了全球對實體貨物的需求,這種需求是全球經濟最真實的反映。

從歷史來看,航運業的景氣變化很好地反映了全球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化。

國際著名航運經紀公司克拉克森創始人Martin Stopford博士在分析了近300年航運周期變化後表示,

航運周期長度基本都集中在5-15年,都會經歷投資繁榮期、過度投資期、衰退期、混亂期四個階段。

一般來說,航運業者都會隨着周期波動,提前進行一些周期性的操作,應對航運業周期的變化。